叁玖宋朝文化与历史网

澶渊之盟

0

1004年,辽国的萧太后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进犯北宋。起初,宋军节节失利,处于劣势地位,以至于北宋朝廷人心惶惶。然而,没过多久,原本气势汹汹的辽军就开始出现疲软状态。原来,二十万辽军此番孤军深入,军中的粮草供应难以维持,从而导致军心动摇,渐渐失去了在战场上的优势地位。 与此同时,在北宋宰相寇准的强烈要求下,北宋皇帝御驾亲征,极大地鼓舞了宋军将士的士气。萧太后眼见情况不妙,便放弃战争,改用和平谈判的手段,与北宋政府进行交涉。 src=https://zhonghua.5000yan.com/songliaojin/ 寇准像 当时北宋在位的皇帝是宋真宗赵恒,他是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,他的母亲也并非皇后,按理说,皇位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来继承。然而,历史往往戏剧化得让人意想不到,赵光义的长子和次子先后遭逢意外变故,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。 长子赵元佐由元德皇后所生,本是当之无愧的皇位继承人,哪曾想他却发了疯。原来,宋太宗一直对自己的四弟赵廷美十分忌惮,起因就是太祖与太宗的母亲曾在临死之际留下了“金匮遗诏”,要求太祖将皇位传给弟弟太宗,太宗再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廷美。太宗即位后,不想履行对母亲的承诺,将皇位传给赵廷美,但又不好直接违背“金匮遗诏”,于是给赵廷美强加了一条谋反的罪名,将他囚禁起来。赵元佐出面为四叔求情,他明白四叔并没有谋反的意图,无奈太宗并不予理会。没过多长时间,赵廷美便在牢房之中抑郁成疾,英年早逝。赵元佐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,竟因受不了这个打击而发疯。 次子赵元僖一直深得太宗的宠爱,只可惜赵元僖二十七岁那年就因病猝死。一天上早朝时,赵元僖忽觉身体欠佳,遂返回府中休息,其后病情突然加剧。太宗亲自去探望他时,还能跟他进行简单的交谈,不过很快他就病故了。消息传来,太宗不禁失声痛哭,后来又追封他为太子。 在这种情况下,赵恒才有幸成为北宋的第三位皇帝。他的伯父宋太祖、父亲宋太宗都曾在战场上披荆斩棘,但真宗皇帝却与他们截然相反,他自幼成长在皇宫内院,养尊处优,故而性格软弱,安于现状。如果不是宰相寇准的坚持,真宗根本就没有御驾亲征的勇气。实际上,早在真宗启程奔赴前线的时候,就已经派出了议和使臣,这位使臣名叫曹利用。 在议和的过程中,辽国政府向北宋提出了割地的要求。宋真宗虽然懦弱,但也深知割让土地是何等的丧权辱国,因此他坚决拒绝了这个要求。不过,他答应辽国,往后每年可以向辽国送些财物,以此作为请求辽军退兵的条件。辽国政府接受了他的提议,接下来双方的争议焦点便是每年进贡财物的数量。 宋真宗交代曹利用,每年进贡的上限为一百万。寇准深知以皇帝的为人,必会对辽国妥协至极限。为了尽量减少己方的损失,寇准便威胁曹利用说,每年进贡的上限绝对不能超过三十万,倘若曹利用在谈判之中没有做到这一点,寇准必取他的性命。在最终达成的合约之中,北宋每年向辽进贡的银、绢数目加起来恰好是三十万。 宋辽于十二月初停战,开始和谈,于第二年初订立合约。合约规定:宋辽两国约为兄弟之国,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,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,称圣宗之母萧太后为叔母;双方以白沟河为国界撤军;宋每年向辽送岁币,其中包括银十万两,绢二十万匹;宋辽在两国边境开展互市贸易。 由于订立合约的地点是在澶州,所以该合约便被称为“澶渊之盟”。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,宋辽之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。“澶渊之盟”订立的第二年,萧太后过生日时,真宗派人前去贺寿。辽国边境发生饥荒,宋朝政府前去赈灾。真宗驾崩后,辽圣宗与满朝文武百官,以及后宫妃嫔一同悼念真宗。 宋辽两国在和平共处的同时,不断进行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交流,双方互通有无,共同进步,百姓安享太平,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。这是订立“澶渊之盟”有利的方面,不过,其弊端也相当明显。 北宋政府在占据有利地位的条件下订立了这样的不平等条约,每年都要向辽输送大量的财物,从而加剧了国家的财政负担,这些负担自然而然会被转嫁到百姓身上。百姓受到的剥削不断加重,与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,为后来频繁爆发的农民起义埋下了导火索。

标签: 宋朝政治制度与变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