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玖宋朝文化与历史网

赵匡胤当初为什么会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传位自己的儿子不行吗

0

还不了解:宋太祖赵匡胤的读者,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,接着往下看吧~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要传位给自己的弟弟,而不是自己的儿子?

说到赵匡义,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里,被写在评书里的次数、被民间艺人演绎次数最多的皇帝之一。评书、小说里的经典作品《杨家将》、《调寇准》、《三侠五义》,说的都是赵匡义皇帝的故事,而真实历史中的他,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呢?

咱们在讲宋太祖赵匡胤的时候,在结束的时候讲到:赵匡胤病重,然后弟弟赵匡义去看望,一阵乱哄哄以后,赵匡胤驾崩,然后,便是早已掌握朝廷大权的赵匡义登基当了皇帝,史称宋太宗。

皇帝应该是儿子继承父亲,怎么变成了弟弟继承哥哥呢?

在很多的影视作品里,有一个角色叫“八贤王”赵德芳,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,手持八面金锏,上打昏君,下打谗臣,保护忠良,关心百姓,跟杨家将、包拯、寇准都有过交往,这样一个好王爷,却没有当皇帝,让人可惜。可是据历史记载,赵德芳的原型是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赵德昭,上面几个哥哥还没成年就夭折了,当年赵匡胤去世的时候,赵德昭才17岁,而且23年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,所以,“八贤王”这个角色属于艺术创作,历史上根本不存在。

《宋史》和《资治通鉴》对“弟弟继承皇位”这个问题都有记载: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,盖欲太宗传之廷美,而廷美复传之德昭,故太宗既立,即令廷美尹开封,德昭实称皇子。意思是,赵匡胤本来是想传位给弟弟赵匡义,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赵廷美,赵廷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,这样皇位还是传到赵匡胤一脉。

我们可以假设一下,赵匡胤的内心应该是这样计划的:我为什么可以很轻松的黄袍加身当皇帝呢?那时候的皇帝才7岁,我欺负他们孤儿寡母;可是我现在身体很差,我要这几年完了,我儿子岁数也还小,不也变成孤儿寡母了?别人想篡权不也是很轻松了?反正一笔写不出俩赵字儿,先把皇位给弟弟,等自己的儿子长大以后,再传给自己儿子。

但是,赵匡义前面做得都挺好,坚定不移继承了哥哥的皇帝;但是后面就不想还了!

那赵匡义这个皇帝,做得又怎么样呢?

首先,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了。哥哥宋太祖叫赵匡胤,自己叫赵匡义,这个皇帝当的,满朝文武、全国上下说闲话的人太多了!这个名字不吉利!犯避讳!

于是,他给自己改名“赵光义”,当了皇帝以后,觉得还是不吉利,又起了个艺名叫“赵炅”,估计是希望自己这个皇帝当得炯炯有神吧!咱们就不喊他的艺名了,还是叫他最初的名字赵匡义吧!

刚当上皇帝的时候,赵匡义还是很有一些作为的,新官上任三把火,不做出点成绩,怎么堵大家的嘴?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,便是大宋代的一统大业。

赵匡义从治理国家内部开始下手,他十分了解民情,为老百姓办实事,鼓励百姓开垦荒地,大力发展农业生产,农民有粮食了,日子过的富裕了,国家就强大了,大军也就兵强粮足。

赵匡义对哥哥赵匡胤的“重文轻武”政策,坚定不移地执行下来。他十分看重知识分子,扩大了科举考试的规模,设立了专门的科举考试机构考课院、审官院,而且加强对政府公务员队伍的考察和选拔,确保国家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在很高的水准上,努力改变了五代十国时期“武人当政”的局面,确立大宋代的“文官”:知识改变命运,让有知识、有文化、有远见、有头脑的“四有青年”来管理这个国家!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一代名臣寇准,就在赵匡义时期,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县令,因为卓越,一路做到了宰相的位置,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,为宋代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但是,知识分子治国可以,打仗就差点意思了。

可能是觉得自己这个皇帝“名不正言不顺”的缘故吧,赵匡义特别急于完成宋代的一统全国,所以,他执政期间,宋代和北方的辽国契丹政权、西北的夏州党项政权之间的战争不断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《杨家将》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,故事的主人公“杨老令公”杨继业,满门忠烈,自己和家里的八个儿子都战死在攻打辽国的沙场上,老母亲涉老太君100岁挂帅出征,带着杨家的女将们。而真实的杨家将也是有原型的,“杨老令公”杨继业的原型,便是北伐时期的大将杨业,而故事里的“大奸臣”潘仁美,原型可是个大忠臣,是一代名将潘美,是几次战役中的核心人物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
当年参与了“陈桥兵变”的赵匡义,深知兵权在自己手里是多么重要,于是,他在大军中实施“将从中御”的政策:所有去外面打仗的将帅和士兵,皇帝亲自给他们应对谋略、攻守计划,甚至直接给他们作战计划图,让大家按照这个来打仗,可是你皇帝没有御驾亲征啊,你在皇宫的宝座上坐着,这种在家里凭想象画出来的作战图,怎么可能打的赢呢?

所以,两次北伐,都以失败告终,而且这两次北伐是得不偿失的,因为军粮需求量大,征调地域较广、转输难度大,所以百姓不堪重负,车马未动粮草先行,没有军粮怎么打仗?军粮供应的困境,严重限制了宋军的军事行动。

几次战役的失利,让宋代元气大伤,屋漏偏逢连夜雨,这时候四川又爆发了王小波、李顺农民起义,费了好大劲才平息,赵匡义也不得不把国家的政策方针改为“重内虚外”:注重内政,对外的事儿先放一放,从战略进攻完全转为战略防御,积极主动去和对方谈判,大家和平共处,共同发展。

在文化上,赵匡义延续了宋代皇帝的光荣传统,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。他开创了“升平诗歌”,就是用诗歌来歌颂富贵的作品,在宋代皇族和大臣中得到积极的响应,形成了宋代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。

赵匡义还特别喜欢书法,善长草、隶、行、篆、八分、飞白六种字体,尤其擅长写飞白体书法,宋代的货币淳化元宝,也是赵光义亲自题写的。

而我们常说的一句成语“开卷有益”,便是来自于赵匡义。

刚当皇帝的时候,赵匡义让文臣李防等人编写《太平总类》,这部书收集摘录了1600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,分类归成55门,全书共100卷,赵匡义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、三卷,要看完至少需要一年时间!有人就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,还要去读这么一部大书太辛苦了!就去劝告他少看些,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,可是赵匡义却说:“我很喜欢读书,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,多看些书,总会有益处,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。”于是,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,有时因国事忙耽误了,他也要抽空补上,并常常说:“开卷有益!”这句成语流传至今。

综上所述,后人给了赵匡义四个字儿的评语:毁誉参半。内政、文化都可圈可点,可是打仗的战绩就很一般了,他最看重的一统大业,只能算基本完成。

出来混,迟早是要还的。赵匡义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儿子孙子能继承皇帝,他的大儿子赵元佐自幼聪明伶俐,长得又像他,而且还参加过北伐,打过几次漂亮的仗,本是最合适的人选,但是后来却疯了,太子之位被废;二儿子赵元佑继任太子,但是不幸去世了;后来,赵匡义临死前不久,才在寇准的建议下,立了三儿子赵恒为太子。

公元997年的3月29日,赵光义病逝,时年59岁,在位共21年,三儿子赵恒也如愿以偿继承了皇位,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。

但历史总是爱开玩笑的。赵匡义苦心积虑想让自己的子孙继承大宋江山,把哥哥赵匡胤的印记从历史上抹掉,但是几百年后,到了南宋时期,皇帝又回到了哥哥赵匡胤的后代那里!

标签: 宋朝文化与艺术